云南324万余人遭受旱灾 已启动四级救灾应急响应

来源:乐山新闻网发布时间:2023-05-29 查看数:32154

报告选取了较有代表性的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南、广东、四川等7个省20个市,通过发放问卷、召开政府部门和创业者座谈会、对部分创业者进行深度访谈及实地考察创业孵化基地等方式,对青年创业状况作了较为全面的了解。胎盘类动物的脑容量最大的哺乳动物,它们胜过了有袋类动物和产卵的单孔目动物

新华社贵阳6月10日电(记者 崔峰 王丽 胡星)面向大众普及优秀传统文化,汇聚智慧进行中华文化研修。近年来,贵阳孔学堂立足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构建新颖的继承创新体系和对外传播体系,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地。 2010年,贵阳市提出不仅要建高楼大厦,也要建精神土豪拼三张,开始谋划建设孔学堂。自2012年9月28日建成开放以来,孔学堂开展了大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传统文化活动,深受群众欢迎。 走进汉唐风韵的孔学堂,孔子行教像拱手而立,大成殿巍然肃穆,明伦堂书声琅琅,六艺学宫琴声悠扬。整个孔学堂弥漫在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之中。 在半露天的亲民厅里,一场关于传统文化中孝道的说书正在进行。当地著名说唱演员将《论语》与百姓实际生活结合,鲜活地讲解孝道,听众听到开怀处放声大笑,听到动情处潸然泪下,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在此征服心灵。 据贵阳孔学堂管委会主任蒋星恒介绍,贵阳孔学堂占地面积460余亩,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一期为教化区,已投入使用,除了开展大量传统文化活动外,还通过雕塑、展板、电子触摸屏、幻影成像和3D动漫电影等多媒体介绍了各个朝代儒家代表人物、代表著作。 曾来此讲学的武汉大学国学院副院长孙劲松告诉记者,贵阳孔学堂不走复建孔庙的老路,而是更加注重为现实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有效地满足了群众对传统文化的需求。 3天端午节小长假,贵阳孔学堂推出了楚辞讲座、儿童德行礼仪、包粽子体验等一系列传统文化活动,吸引了数万人前来参与。尽管场面“爆棚”,但秩序井然,大家文明礼让,离开后地面上几乎没有留下垃圾。 “这就是环境熏陶的作用。”孔学堂管理处处长侯楠说,市民走进孔学堂,殿堂的神圣感油然而生,肃然起敬。群众会自发劝阻公共场所吸烟、高声喧哗等不文明行为,孔学堂对人的教化作用可见一斑。 经常来听讲座的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何薇说:“以前放假无所事事,现在到孔学堂听讲座成了我和家人的‘必修课’。有这样既庄严又亲民的传统文化基地是百姓之福。” 记者了解到,目前孔学堂每个双休日都有优秀传统文化讲座,采取媒体预告,群众网络、电话报名,免费参加的方式。杜维明、王蒙、张立文、于丹等知名专家学者先后开讲,涉及“爱国、友善、忠孝、廉耻”等内容,开放至今已举办160余场,累计听众达到6万余人次。 孔学堂同时强化对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每周一至周五下午开展诵读经典、练习书法、演习礼乐等活动,已有上万学生接受了培训。2013年开始,孔学堂还举办开笔礼、成人礼和中华传统集体婚礼,引导少年儿童破蒙启智、立德,教育青年知感恩、守孝悌。“孔学堂最大的成功,就是活动接地气。”贵州师范大学教授朱伟华说。 据贵州省委副书记李军介绍,孔学堂的“不一样之处”,在于其建设和发展上升到了贵州省委、省政府的集体意志和决策。它承担的是国家的使命,但没用国家财政资金,而是政府整合各方资源,在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企业捐资15亿元建成。 “这个学堂不一般。它不是复古,而是复兴。”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院长张立文说,孔学堂具备了必要的殿堂庄重感和敬畏感,突出了学堂功能,构建了新颖的传统文化继承创新体系和对外传播体系,开启了传统文化的新风。 正在建设的孔学堂中华文化国际研修园按照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建立协同创新平台,以现实急需课题为纽带,联合海内外学术机构和专家学者开展研究。据了解,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已与孔学堂达成协议,在此成立国学研究基地。 同时,贵州省创新体制机制,打造孔学堂品牌文化综合体。目前,孔学堂书局和孔学堂杂志社已获批准,孔学堂网站、艺术团陆续开办。此外还设立了孔学堂基金会,用于资助孔学堂课题研究和成果出版,目前已募集到7000万元,其中资助100万元给俄罗斯著名汉学家齐赫文斯基主编俄文版的《中国通史》,在俄罗斯学术界引来好评。 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说,贵州省将不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把孔学堂打造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好基地。开展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结合试点,探索形成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结合的主要模式和内容。包括: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新机构,以改建转型和社会资本投入新建为主,设立以中医药健康养老为主的护理院、疗养院;探索中医医院与养老机构合作新模式,延伸提供社区和居家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创新老年人中医特色健康管理,研究土豪拼三张多元化多层次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包,发展养老服务新业态;培育中医药健康养老型人才,依托院校、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建立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实训基地,加强老年家政护理人员中医药相关技能培训。 发掘中医药文化资源,优化中医药文化产业结构。创作科学准确、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中医药文化科普创意产品和文化精品。发展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等新兴文化业态,培育知名品牌和企业,逐步形成中医药文化产业链。依据《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开展健康教育。将中医药知识纳入基础教育。借助海外中国文化中心、中医孔子学院等平台,推动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我这间18平方米的办公室面积超标,不久就有一位同事搬进来一起办公。”礼泉县昭陵镇副镇长杨维娟说,“镇上领导干部的办公用房面积都有不同程度的超标,合署办公后两个人平均下来房屋面积就合适了。”

尼日利亚卫生部长奥涅布希·丘库日前说,该国新增两名埃博拉病毒感染者。这两位感染者的配偶都是医护人员,他们都曾密切接触一名埃博拉出血热患者——利比里亚官员索耶,并因此染病。如今这两名医护人员和索耶都已不治身亡。

来源:中国极限运动协会网


责任编辑:酷绘乐团

分享到: